(索尼a77)索尼a77是什么卡口

索尼A77是什么卡口:深入解析这款中高端数码单反相机的镜头接口

在IT数码科技领域,索尼A77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中高端数码单反相机,自2011年上市以来,便以其出色的性能表现和丰富的功能配置赢得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个关于索尼A77的重要话题——它的镜头卡口是什么?这不仅是了解这款相机性能的关键一环,也是摄影爱好者们选择适配镜头时必须要明确的问题。

一、索尼A77的镜头卡口类型

索尼A77采用了索尼A卡口镜头,这一设计使其能够兼容索尼系列A卡口镜头以及柯尼卡美能达/MAXXUM/DYNAX镜头。这一卡口类型的选择,无疑为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镜头选择空间,无论是广角镜头、长焦镜头还是定焦镜头,都能在这一卡口体系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A77的卡口设计不仅兼容性强,而且在镜头更换时也表现出色。其坚固耐用的卡口结构,能够确保镜头与机身之间的紧密连接,从而避免在拍摄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这对于追求高质量影像的摄影爱好者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二、索尼A77的相机性能概览

在了解索尼A77的镜头卡口之后,我们再来简要回顾一下这款相机的整体性能表现。索尼A77搭载了一块Exmor APS HD CMOS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高达2430万。配合BIONZ影像处理器,这款相机能够在降低噪点的同时,提供更为清晰、细腻的图像输出。

此外,索尼A77还具备出色的连拍性能和视频拍摄能力。其最高连拍可达12张/秒,能够轻松捕捉动态瞬间的精彩画面。而在视频拍摄方面,索尼A77支持全高清1080p视频录制,为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创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索尼A77还采用了电子取景器和可翻转的液晶屏设计。这一设计使得摄影爱好者们能够在不同角度和光线下轻松构图和拍摄,大大提高了拍摄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三、索尼A77的镜头选择与适配建议

对于索尼A77的镜头选择与适配问题,摄影爱好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和预算来进行合理选择。对于风景摄影爱好者来说,一款广角镜头能够捕捉到更为宽广的画面;而长焦镜头则更适合于拍摄远处的细节和特写。

此外,定焦镜头以其出色的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也是许多摄影爱好者们的不二之选。在选择镜头时,摄影爱好者们还可以考虑镜头的光圈大小、对焦以及防抖性能等因素,以确保拍摄出更为出色的作品。

总之,索尼A77作为一款中高端数码单反相机,其镜头卡口的选择无疑为其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和实用性。无论是对于专业摄影师还是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款相机都能够提供出色的拍摄体验和创作空间。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索尼A77将继续在摄影领域发光发热,为更多的人们带来惊喜和感动。

新索尼全画幅镜头24-70mm F2.8II评测

【IT168 评测】今年4月23日,索尼发布了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24-70mm是一般用户最常用的焦段,涵盖了24mm,35mm,50mm三个经典焦段,恒定F2.8的大光圈对背景虚化和暗光拍摄有着很大的意义。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与上一代镜头的外观尺寸保持一致,重量上增加了19g,增强了对鬼影的抑制以及对焦性能,提高了约4倍的跟踪对焦,添加了防尘防滴溅处理。

索尼这枚升级版的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为专业级用户而设计,具备13组17片镜头结构,内含多枚非球面镜片和ED低色散镜片,搭配蔡司特有的T*镜片镀膜技术,可以有效矫正各种像差和抑制色散的产生。同时,为了具备更加专业的成像素质与使用体验,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内置了超声波马达,可以实现平滑安静的自动对焦,并且搭配索尼A77II,可以实现4D对焦系统的各项功能,具备跨越四个维度来检测和追踪被摄物体的能力。此外,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的镜身还具备防尘防滴的设计,可以适应多种拍摄环境。

优点:

1、做工扎实,手感好

2、恒定F2.8光圈,虚化能力优秀

3、防尘防水滴设计,具有一定防水能力

缺点:

1、974g重量较重

—————————————————————————————————————————————————

评测内容如下:

▲点击图片进入画面

▲点击图片进入画面

▲点击图片进入画面

▲点击图片进入画面

购买建议:

现在的索尼A卡口全画幅标准变焦镜头选择,除了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镜头之外,还有28-75mm F2.8 SAM可以选择。而副厂镜头,可以选择腾龙SP 24-70mm F2.8 Di USD或者适马发布时间比较久的24-70mm F2.8 IF EX DG HSM镜头。总的来看,这款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镜头在恒定F2.8光圈标准变焦镜头中具备更加专业的成像素质,虽然如此,我们仍需要考虑其自身974g重量以及接近13000元的售价【点击查看详情】。如果你是使用索尼A卡口相机的专业摄影师,追求专业的成像素质和使用体验,那这就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是普通摄影爱好者,那么建议你可以考虑性价比更高的副厂镜头。

外观与前代保持一致,添加防尘防滴溅处理:

▲外观和前代保持一致

▲镜头前端的T镀膜

▲镜头后端的T镀膜

拥有T*标识的镜头为蔡司T镀膜镜头,这种镀膜的作用是抑制透镜的镜面反射,使光线尽可能地透过镜头,增加透光度,减轻眩光和鬼影的出现,提高成像质量。

▲对焦模式切换键

索尼24-70mm F2.8 II镜头配备了对焦模式拨杆,用户可以拨动对焦模式拨杆在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之间进行选择。此外,这里还配备了对焦停止按钮,拍摄者半按快门对焦成功后,按住此按钮即可松开快门释放按钮,再次按下也不会启动自动对焦系统,直至松开对焦停止按钮。

▲镜身设有对焦窗

镜身设有对焦窗,便于手动精确对焦时的焦点判断。

▲镜头前部刻有镜头型号

▲金属材质卡口并在配备了防滴防水溅橙色防水圈

索尼24-70mm F2.8 II镜头采用金属材质卡口,并在卡口外围配备了具备防滴防水溅结构的橙色橡胶材质的防水圈,使其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镀膜颜色偏向绿色和浅红色。

▲莲花形状的金属遮光罩

广角端分辨率测试:

下面我们使用索尼A99机身搭配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镜头拍摄了24mm端各挡光圈的样张,并截取画面中央和边缘部分100%放大进行对比。

▲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在24mm端分辨率测试

24mm端镜头光圈全开比较肉,缩小一档F4分辨率锐锐度明显提升,这种锐度能一直保持到F11。而边缘画质则比较肉,F8到F11时有所提升,F11之后中心和边缘画质均有所下降,但中心成像依旧好于边缘。因此可以得到结论,镜头中心的成像在所有光圈档位均有着较高的水平,而边缘则较中心弱一些。

长焦端分辨率测试:

下面我们使用索尼A99机身搭配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镜头拍摄了70mm端各挡光圈的样张,并截取画面中央和边缘部分100%放大进行对比。

▲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在70mm端分辨率测试

镜头在70mm焦端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中心比较肉,F4-F11画质锐利,边缘画质则是从F2.8到F4画质比较肉,F5.6到F11时有所改善,F11之后中心和边缘画质有所下降。由此得到结论的结论和24端相同,镜头中心的成像在所有光圈档位都有着较高的画质表现,而边缘则较中心偏弱。

暗角测试:

考虑到一般用户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在测试中开启了机内矫正。

24mm端暗角测试:

70mm端暗角测试:

在24mm端,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镜头F2.8光圈下的暗角相对明显一些,收缩两挡光圈至F5.6以后暗角基本消失。而70mm端即使F2.8光圈下,只是存在轻微的暗角,F4后暗角基本消失。整体来说这款镜头对暗角控制还算不错,暗角是镜头广角端很难避免的,其实也无需担心暗角影响最终成像,暗角还有突出主体的效果。

4D对焦测试:

索尼全画幅镜头Vario-SonnarT*24-70mm F2.8 ZA SSM II配备了SSM超声波对焦驱动系统,搭配具备4D对焦系统的A77II机身后,可以实现更加优秀的对焦与对焦精度,更好地发挥4D对焦性能。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看下其出色的对焦效果。

当视频中大白开始被晃动的时候,A77II将对焦点锁定在大白身上,完美捕捉其运动轨迹。当大白被移出画面后再移动回来时,对焦点依然锁定在大白身上。实际体验中4D对焦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眩光测试:

▲光圈全开时24mm端出现轻微眩光

光圈全开时24mm端出现轻微眩光,可见蔡司特有的T*镜片镀膜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眩光,日常使用中完全不用担心。

紫边测试:

▲24mm端紫边测试

▲70mm端紫边测试

通过上边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在24mm广角端,光圈全开时高反差区域有紫边现象出现,收缩一档光圈后紫边消失。而70mm长焦端则紫边整体控制出色,很难发现。整体来看,得益于多枚非球面镜片和ED低色散镜片镜头结构,紫边控制十分出色。

实拍样张:

什么叫微单相机?

微单是索尼在中国注册的名称,意思为微型单镜无反电子取景相机,比较有名的有索尼的NEX系列,松下GF系列等。而单电(SingleLensTranslucent)指的是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外观与单反几乎没有差别,但采用半透镜技术替换了单反的反光板以提升视频拍摄及连拍能力,目前机型以索尼A77为代表。微单与单反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反光板、机顶的取景系统以及对焦系统不同;而单电与单反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反光板替换为半透镜,对焦系统的位置从机底移到了机顶,通过电子取景器(EVF)实现了实时取景,对于摄影效果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

在索尼推出“单电相机”之前,“单电”(即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是松下和奥林巴斯的正式称呼,用来表示所有无反光镜、用电子取景(EVF),可以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后来索尼推出NEX系列,命名为“微单”,并另外推出“单电相机”,让这个概念出现了混乱。索尼对“单电相机”的定义为:具备全手动操作,采用固定式半透镜技术(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电子取景器的相机。其中固定式半透镜技术对成像影响很大,争议很多,只有索尼独家采用。

“在专业机中最时尚,在时尚机中最专业”,成为了“微单”相机区别于单反相机及卡片式数码相机的潜台词。

“微单”相机采用与单反

相机相同规格的传感器,取消单反相机上的光学取景器构成元件,没有了棱镜与反光镜结构,大大缩小了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离,因此,可以获得比单反更小巧的机身,也保证了成像画质与单反相同。

想买一台单反在佳能70D 、6D、尼康D7100 和索尼A77之间徘徊,不知道选择哪款比较好,本人刚刚开始玩不懂

单从机械性能而言,我认为d7100》70d=a77》6d,6d快门1/4000,对焦也是最差的一个,单sd卡槽。但全画幅,出片的质量肯定比半幅的要好,看你的取舍了,这个价位没有十全十美的。

短片拍摄毋庸置疑是a77最强,这是sony的强项。而且这几台里只有a77是全金属机身的,手感好。

至于镜头方面,c幅的镜头可用在全幅上(sony,尼康可用),但视角会和c幅的机器一样,全幅尽可能要用全幅的镜头,这样才能体现出全幅的优势。否则不如c幅。(全幅镜头价格较高,牛头多)。全幅镜头可用于c幅,但焦段需要×1.5。

如果想直接体验全画幅带来的更好的画质——6d

如果兼顾视频——70d或a77(70d视频也不错,但全塑料机身,不过镜头群丰富。a77属于单电,很多人觉得很多不习惯和小毛小病,但我觉得这台机子真心优势大于劣势,而且你是新手,也没有什么习惯和不习惯的吧,不过还是建议试试,反正sony店很多。但sony的镜头群不适合手里钱不多的人,高端的蔡司头昂贵,副厂头sony卡口的也要比cn两家贵上一点,而且有些甚至没有sony卡口的,如果考虑到可玩性,还是建议cn家的,但sony可用实惠的好头还是有的,就是选择相对较少。)

如果想来个c幅机械能力强,注重细节描绘的——7100(视频还行,相对稍弱一点)

综上所述:每家都不一样,需要你自己考虑,再分析下去也可以(可以写很多),但有利有弊,终究还是看你的选择。但这几台里一机一镜最合算的我觉得是a77+16-50,可以先玩着,而且价格合理。

焦段实用小巧便携 索尼18-135镜头评测

【IT168 评测】2012年5月17日,索尼正式推出远摄大变焦A卡口镜头DT 18-135/3.5-5.6 SAM。其35mm等效焦距为27-202.5mm,涵盖了广角到长焦的焦段非常实用,与索尼旗下的单反/单电搭配着使用,无论是日常拍摄还是外出旅行均能胜任,虽不是恒定光圈却也有着不错的虚化效果,这支镜头的具体表现如何,不妨通过IT168的评测来了解吧!

索尼新推出的A卡口镜头DT18-135mm F3.5-5.6 SAM,覆盖了从18mm到135mm焦段,能够轻松适应从广角端到中长焦段的各种场景拍摄。

▲DT 18-135/3.5-5.6 SAM镜头装机效果

▲索尼DT 18-135/3.5-5.6

这支18-135镜头采用了轻便和紧凑的外形设计,重量仅约398g,很适合作为入门用户的挂机镜头使用。图上索尼单电α77搭载该镜头的装机效果,在18mm广角端时镜身长度仅为86mm,并且这支新镜头配备了一个变焦环锁,能防止镜筒长度在非拍摄状态下因自重发生改变。

▲在135mm长焦端镜筒长度

▲长焦端镜筒完全伸展开后的长度

索尼18-135采用了伸缩式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能极大的减少了镜头收缩时的长度,但相对来说容易落灰,并且安装遮光罩后没那么帅气,大家在使用时需要比较小心。

▲索尼 18-135 口径为常见的62mm

索尼18-135的最近对焦距离为45cm,口径为62mm,大家很容易就能为其添置一块便宜的UV滤镜。近期笔者去海边出游使用的就是α77和18-135,18-135内置了平稳自动对焦马达可以实现快速安静地对焦,变焦环的阻尼适中,整体上来说手感还不错。而它在整体画质上及笔者的海边旅行中表现如何,不妨看看接下来的评测吧。

${PageNumber}

广角端分辨率不错

在索尼DT 18-135/3.5-5.6镜头各项评测中,我们使用的测试机身均为索尼α77。在分辨率测试中我们使用索尼α77搭载DT 18-135/3.5-5.6镜头拍摄ISO12233分辨率标板(4000线)各档光圈下的样本,并通过Imatest软件进行测试,最后得出广角端各档光圈下的分辨率数值。测试结果如下:

▲广角端各档光圈分辨率柱状图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对于索尼DT 18-135/3.5-5.6这样一只定位于入门级的大变焦镜头,其广角端整体表还是非常不错的。光圈全开时分辨率达到了2300线左右,收缩3档光圈至F8则达到最优分辨率。如果要使用广角端拍摄风光照片时,推荐大家使用F5.6-F8光圈能获得更多的细节。

广角端桶形畸变比较明显

畸变对于大变焦比镜头来说,广角端的畸变往往较难控制的很好。如果畸变太大,我们在使用广角近距拍摄时画面就容易出现桶形畸变,主要表现为画面中心向外凸,但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此除了镜头分辨率测试以外,我们还将使用索尼α77搭配DT 18-135/3.5-5.6拍摄畸变测试标版,并通过Imatest软件获得最终数据:

▲广角端畸变测试结果

从Imatest给出的数据来看,DT 18-135/3.5-5.6的畸变控制能力一般,广角端畸变比率为4.67桶形畸变较为明显,从下图的失光样本中大家就能明显的看到,因此建议大家使用该镜头的中焦段拍摄,如果一定要实用广角,尽量避免离被摄主体太近。

F5.6失光现象消失

▲光圈收缩至F5.6失光现象消失

而在失光方面,索尼DT 18-135/3.5-5.6在光圈全开时存在较为明显的暗角,随着光圈收缩2档至F5.6时,失光现象基本消失。

抗眩光能力一般

除了畸变失光以外,眩光也是镜头固有的特点之一,这主要还是由于单反镜头镜片数量较多决定的。尤其是在面对明亮的点光圈时,眩光的产生对画面会有一定的干扰。那么面对1500w的白炽灯,索尼DT 18-135/3.5-5.6的表现如下:

▲眩光

从眩光测试结果来看,索尼DT 18-135/3.5-5.6的抗眩光能力一般。不过有时候拍摄风光,逆光出来的眩光效果也能够增加照片的韵味,不过还是得眩光好看才行,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尽量避免眩光更好。

${PageNumber}

长焦端分辨率保持的不错

同样的,我们对索尼DT 18-135/3.5-5.6的长焦端也进行分辨率测试。通过Imatest软件进行测试后,以下为长焦端各档光圈下的分辨率数值:

▲长焦端各档光圈分辨率柱状图

对于大变焦镜头来说,长焦端的画质往往较广角端会有较大下降。但从测试结果来看,在F5.6-F11这几档常用光圈时,索尼DT 18-135/3.5-5.6的分辨率基本保持在2000线左右,在同类的大变焦比镜头中保持的还算不错。

长焦端畸变较小

对广角端的桶形畸变不同的是,长焦端更容易出现枕形畸变,主要表现为横平竖直的画面中,线条会向中心凹陷。

▲长焦端枕形畸变不算明显

从测试结果来看,索尼DT 18-135/3.5-5.6在长焦端的枕形畸变并不算明显,只是画面边缘有轻微的向里凹,而Imatest给出的畸变比率为1.05%。

▲长焦端失光表现

而在失光方面,长焦端F5.6时有轻微的暗角,随着光圈收缩至F11则基本消除。不过长焦端使用小光圈时容易造成快门过低,从而引起手抖导致画面模糊,但鉴于DT 18-135/3.5-5.6长焦端的失光比较轻微,可以不用通过收缩光圈来消除,这样能保证手持时可以尽量使用长焦端F5.6的最大光圈。

长焦端还可拍摄微距、小品类题材

尽管DT 18-135/3.5-5.6并不具备微距拍摄功能,但是如果有很好的放大倍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拍摄一些小品类的题材。在外观介绍中我们已经得知其放大倍率为0.25倍,最近对焦距离为45cm,那么具体效果如何?除了用这支镜头拍摄风光外还能拍摄什么呢?

▲18mm广角端拍摄画面

可以看到广角端拍摄的画面由于细节过多很难抓住别人的眼球,而通过135mm的长焦端拍摄,我们可以将整个画面裁切到红框所示的区域:

▲135mm长焦端拍摄画面

而通过长焦端拍摄的画面不仅简单利落,背景虚化的效果也更好了。因此我们还可以使用索尼 DT 18-135/3.5-5.6拍摄一些静物、微距类的小品题材,这样又可以减轻出行时还要带专用微距头的负担,这些在接下来的样张实拍中也有所体现。

${PageNumber}

索尼18-135黄金海岸实拍样张

其实在前面的测试中,索尼DT 18-135/3.5-5.6的广角端畸变和失光有点明显,但在实拍中笔者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可以看到本篇中海景的部分均由18广角端拍摄(35mm等效27mm),只有第2张照片的海平面能看出桶形畸变和暗角,但这些都可以通过后期修正,面对这支镜头带来的方便,这些瑕疵对于笔者来说是能接受的。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索尼 DT 18-135/3.5-5.6 SAM 镜头样张

基本上带上这支镜头,景点、家人、宠物和微距想拍就能拍,对于家庭用户或者入门新手来说,能为出行减少很多负担。

${PageNumber}

评测总结:可日常拍摄或旅行使用的两用镜头

对于索尼DT 18-135/3.5-5.6这样一支方便出行的大变焦镜头来说,其广角端分辨率表现还算不错,而整体成像上,我们并不用太过苛求 。毕竟这支镜头非常小巧便携,无论是日常使用或者外出旅行都是不错的搭档。

如果大家经常外出旅行,又只想携带一支镜头或者尽量减轻器材重量时,倒是不妨好好考虑一下这只镜头,不过唯一的遗憾是这只镜头并没有防抖,因此建议使用长焦端拍摄时尽量选择脚架或提高ISO值。

主要参数

"功能

"参数

镜片结构

11组14片

焦距范围

35mm等效焦距为27-202.5mm

光圈叶片

7(圆形光圈)

最小光圈

F22-36

放大倍率

0.25

最近对焦距离

0.45m

口径

62mm

尺寸

76×86mm

重量

398g

优缺点总结:

相机型号优缺点总结

优点

1、小巧轻便适合旅行携带或者日常拍摄

2、涵盖焦段广,能拍摄多种题材

3、有镜头变焦锁,能防止镜头意外损坏

"缺点

1、广角端畸变较明显

2、无防抖

3、半幅镜头,升级全幅后无法使用

购买建议:

由于DT 18-135mm F3.5-5.6 SAM 是一只半幅镜头,因此只能用在索尼APS-C单反或单电之上,推荐日常或者旅行使用、并且没有升级机身的用户购买,但以后有升级全幅打算的用户还是不建议购买。

目前这支镜头刚刚发布还未上市,但索尼全新推出了A77、A65、A57和这支镜头的套装,不过目前仍处于只对会员预售中,单镜售价为3400元、A77套装售价为11499元,不过估计正式上市价格会便宜很多,尤其是拆机版的港水性价比会更高。

▲索尼α37搭配 DT 18-135mm F3.5-5.6